专业
认证

津媒:限薪1000万也超出公众心理价位 薪酬成俱乐部负担

自动播放开关 自动播放

足协更新限薪政策 中超、中甲、中乙三级别联赛限薪

正在加载...

< >

    本报讯(记者 赵睿)昨天中国足协下发通知,要求各职业俱乐部暂缓与国内球员签署个人工作合同,具体恢复时间另行通知。此举意味着传闻已久的“最强限薪令”即将落地。通知中明确表述,此举是“为持续提高俱乐部的财务健康水平,促进各级职业联赛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title插图%num

    限薪令即将到来

    中国足协于2018年印发了《中国足球协会职业俱乐部财务监管规程(2019 年版)》和中超、中甲、中乙俱乐部财务约定指标(2019—2023),球员的薪酬不仅成为各俱乐部最沉重的负担,也严重背离了国情。此番再次收紧限薪“紧箍咒”,除了本土球员“高薪低能”已引发众怒之外,让俱乐部“活”下去也是应有之义。

    据了解,今后中超顶薪不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中甲500万元人民币;中乙300万元人民币,发现阴阳合同将根据情节轻重处以扣分、降级直至取消注册资格等重罚。客观地说,即便是这个上限,也超出了公众的心理价位。

    中国足协在通知中只说明了各职业俱乐部暂缓与国内球员签署个人工作合同,没有涉及到外援,但不等于外援薪酬会放开,因为最早传出的进一步限薪措施也包含了外援。相信中国足协不会忽略,只是需要拿出更稳妥的办法。关于明年外援注册的问题,按照目前普遍认可的说法是与今年保持一致,即“注4上3”,每场比赛可以用外援换外援。之所以“注5上4”“注6上4”的意见没有成为主流,主要还考虑避免给俱乐部增添负担。

    此前曾传出下赛季U23政策会有所变动,可能会改为U21政策。如果改成U21政策,势必会造成该年龄段球员身价飞涨,2017赛季骤然出台的U23政策造成的教训足够深刻,因此2020赛季还会执行U23政策。不过,让21岁以下球员在职业联赛中得到锻炼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情。

    中国足协官方透露,相关的联赛发展意见会在12月初发布,届时还有关于外援和归化球员的诸多规定。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贝斯通检测认证机构中心 » 津媒:限薪1000万也超出公众心理价位 薪酬成俱乐部负担

    贝斯通检测 专业认证 诚挚服务

    国内外一站式检测认证。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