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沿革
印度在独立前没有全国性的标准及认证机构,当时国内多使用英国及美国标准。1947年印度独立后,政府在新德里组建了印度标准学会(ISI),并按专业领域分设专业标准委员会,承担印度标准的制定任务。1952年开始,印度开始实施“ISI标志”认证制度。1966年印度成立了标准工程师学会(SEI)。1986年,印度设立印度标准局(BIS)。1987年4月1日印度标准局正式取代印度标准学会(ISI)成为印度法定的全国性标准及认证管理机构。
2.实验室
印度标准局总部设在首都新德里,下辖5个地区办公室,33个分支办公室,5个检查办公室及8个实验室。截至2004年12月31日,印度标准局工作人员总数为1900人。
印度标准局设有8个实验室,分别是设在北方邦贾瑞巴德市的中央实验室,北部、东部、南部、西部办公室附属的实验室,以及班加罗尔、巴特纳、古瓦哈蒂三个分支办公室附属的实验室。
除此之外,印度标准局也认可符合规定检测程序的其他实验室。
印度标准局(The Bureau of Indian Standards),简称BIS。BIS是印度标准及认证事务的主管部门。
BIS认证模式
BIS认证标志
BIS颁布的ISI标志是产品符合印度标准的标志,也是符合产品规格证明。所有的BIS认证均执行印度标准,检测合格获得证书的,使用通用的ISI标志。40多年来,IS标志在印度及其邻国是优质产品的象征。由于相当一部分印度标准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一致,印度标准号也与ISO/IEC标准基本一致,某些标准还具有双重编号,如IS/ISO或IS/IEC,因此冠以IS/ISO、IS/IEC双重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