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794认证办理找贝斯通检测检测机构办理,贝斯通检测检测机构是一家办理各国各项产品检测与认证的三方检测机构,贝斯通检测检测拥有着强大的合作渠道,有着一批从事检测认证行业多年的工作人员,办理检测认证不仅速度快而且价格实惠。
据交通运输部消息,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和平台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工作规范 章 总 则 条为规范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和平台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以下简称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工作,确保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总局2016年令55号)及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二条本规范所称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标准规范主要包括《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JT/T 794)、《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JT/T 796)、《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JT/T 808)、《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数据交换》(JT/T 809)、《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7258)、《汽车行驶记录仪》(GB/T19056)以及相关技术规范。 三条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工作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和便民的原则。 四条交通运输部负责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工作的监督管理;对通过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的产品公告。 五条受交通运输部委托,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以下简称通信信息中心)为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提供技术支持,主要包括: (一)组织制定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相关工作制度; (二)负责对申请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核; (三)负责建设和维护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信息查询,提供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工作咨询服务。 六条申请从事标准符合性检测的检测机构应具有《共和国计量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的基本条件和能力,并依法取得相关实验室资质认定证书。同时具有承担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或系统平台检测活动相应的计量设备、设施及软件检测系统,其性能、精度及软件的测试内容和功能应符合标准要求。 检测机构应当向通信中心备案。 检测机构依据实验室管理规定独立开展标准符合性检测工作,对出具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七条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工作程序主要包括: 申请车载终端或平台标准符合性检测的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自主选择检测机构,检测机构根据标准和规程进行检测,并向申请单位出具检测报告。 通信信息中心对申请单位提交的材料进行资质审核,形成审核意见,按季度报送交通运输部。 交通运输部对审核通过的产品进行公示、公告。 二章 标准符合性检测 八条申请单位可以自主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 九条申请标准符合性检测,应提交以下材料及实物: (一)车载终端。 1.车载终端产品完整设计文件; 2.送样型号的中文使用说明书; 3.车载终端产品出厂检测合格证; 4.车载终端产品入网设置及操作说明; 5.同一型号检测样品不少于5套。 (二)平台。 平台的总体技术方案、用户手册。 十条车载终端标准符合性检测应在受理之日起3个月内完成检测工作。检测严格按照测试规程执行,如实记录检测结果,出具统一格式的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内容完整,数据真实,并经有关人员签字和检测机构盖章。 十一条检测报告一式三份,一份由检测机构存档,一份由申请单位留存,一份由检测机构在检测工作完成后10个工作日内,将检测报告交通信信息中心。 十二条 检测机构应将检测过程的原始记录、检测报告和实物进行存档,其中样品留样不得少于5年。 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检测机构向通信信息中心报送检测工作简报。 三章 资质审核及公告 十三条申请单位在收到检测报告后,可及时向通信信息中心提出资质审核申请,提交下列材料(纸质材料、电子版材料各一份): 十七条交通运输部对通过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及申请退出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公告目录的产品进行公示、公告,原则上每季度发布一次。 十八条已公告的车载终端和平台,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按新产品申请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 (一)车载终端。 1.更换微处理器、卫星定位芯片、通信模块的; 2.变更设备适用终端类别的; 3.涉及车载终端能够影响设备性能和可靠性的其他重大技术性变更。 (二)平台。 1.平台系统架构、服务软件的性能发生变化的; 2.涉及平台能够影响系统性能和可靠性的其他重大技术性变更。 十九条已公告的车载终端和平台,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向通信信息中心备案,提交变更申请且审核合格后报交通运输部公告,其变更详细信息将由通信信息中心发布: (一)车载终端和平台产品申请单位名称信息、法定代表人发生变更的; (二)平台产品变更平台名称及IP地址的。 四章 监督管理 二十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通信信息中心对相关检测报告不予认可: (一)检测结果不准确的; (二)检测结论系虚假检测报告; (三)检测机构未经检测出具检测报告; (四)检测机构被依法暂停、撤销检测资质的; (五)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 二十一条经检查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将产品从公告目录中撤销,并将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信息向社会公布: (一)假资质和相关法定材料的,数据和记录的; (二)销售或安装与通过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不一致车载终端的; (三) 对车载终端设置技术壁垒,阻碍车辆正常转网的; (四)通过不正当手段,取列入公告目录的; (五)产品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标准或不符合质量要求的; (六)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要求的。 二十二条从公告目录中撤销的车载终端产品,自撤销之日起不得以新增、替换等方式,再用于道路运输动态工作。 二十三条 从公告目录中撤销的产品,其所属企业应依法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可申请标准符合性检测和审查工作。 重新申请恢复公告目录的车载终端产品,其组成配件应与原档案记录的配件信息一致。 五章 附 则 二十四条本规范由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负责解释。 二十五条本规范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2015年1月28日印发的《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和平台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工作的通知》(交办运〔2015〕18号)中的《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和平台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工作规范》同时废止。
5G时代的到来
网速的加快无人驾驶技术越来越成熟
推动了智能硬件的发展,硬件升级需要做那些认证
型号核准SRRC,入网许可CTA,检测报告等等
流程怎么走
申请表-寄样检验-测试通过-出证书
测试项目CE认证
EMC测试,电磁兼容
JT/T 808-2011《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 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
JT/ T 905-2014《出租管理信息系统》——— 2 部分:运营设备
十四条 网约车平台公司应保证传输数据的完整性、规范性、及时性、真实性等,确保数据传输质量。
十五条 传输数据质量满足以下方面要求:
(一)数据完整性:网约车平台公司传输的数据应符合《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信息交互平台总体技术要求(暂行)》相关要求,确保其基础静态信息、订单信息、经营信息、定位信息、服务质量信息等相关数据字段内容齐全完整,不遗漏信息及字段。
(二)数据规范性:网约车平台公司传输的数据字段内容在元素名称、字段名称、数据类型、字段长度、取值范围、数据精度、编码规则等应符合《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信息交互平台总体技术要求(暂行)》相关要求。
(三)数据及时性:网约车平台公司基础静态信息变更的,应于变更后内将信息传输至部级平台;订单信息、经营信息、服务质量信息等应实时传输,延迟不得过300秒;定位信息实时传输延迟不得过60秒。
(四)数据真实性:网约车平台公司传输的数据内容应真实有效,基础静态信息、订单信息、经营信息、定位信息、服务质量信息间应当相互关联,相互关联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应正确、真实和完整。
载终端定位系统与行车记录仪的比较,车载终端定位系统是一种事实的车辆运行状态的电子记录工具,他不仅可以对车辆的实时运行参数进行采集,还能够通过中心对其实施报警,从一定的程度上预防了车辆速的现象。但是随着行车记录仪的出现,车载终端定位系统已经处于被淘汰的边缘,究其原因主要是车载中端定位系统存在以下的一些不足:
车速的安全指标分析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进行细化,需要有一种确立符合实际行驶环境的安全运行速度,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限速的性,才能保证实时的对驾驶员有效的进行报警。
二车速的信息采集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比如对驾驶员的生理心理检验技术的研究道路的系统数据的真实性分析等等都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三因为受到地形地貌的影响,车载中端定位系统的信号存在着盲区,造成了中心没有办法对部分的路段进行实时的,有待于一种结合现有的导航算法的终端实施改造和提升。
四定位系统本身存在着误差,时大时小,为了能够尽量的减小车辆定位的数据域实际的道路数据发生偏移,则需要对地图的匹配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突破。
从以上的几点我们可以看出车载终端定位系统与行车记录仪比较起来,其差别还是比较大的,车载中端定位系统只是用来定位并传递一些实时数据的,而行车记录仪则可以进行路况的实时画面记录,以及各种数据的记录等等,大大的由于车载定位系统,因此随着行车记录仪技术的不断成熟,车载终端定位系统必将进入到被淘汰的行列中。
申请从事标准符合性检测的检测机构应具有《共和国计量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的基本条件和能力,并依法取得相关实验室资质认定证书。同时具有承担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或系统平台检测活动相应的计量设备、设施及软件检测系统,其性能、精度及软件的测试内容和功能应符合标准要求。检测机构应当向通信中心备案。检测机构依据实验室管理规定独立开展标准符合性检测工作,对出具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七条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工作程序主要包括:申请车载终端或平台标准符合性检测的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自主选择检测机构,检测机构根据标准和规程进行检测,并向申请单位出具检测报告。通信信息中心对申请单位提交的材料进行资质审核,形成审核意见,按季度报送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对审核通过的产品进行公示、公告。
交通部 794/808 认证资料准备情况:
1.说明书
2.技术规格书
3.产品图片正面(所有的配件都要有)
4.关键零部件清单表
5.电路原理图
6.核心模块规格书
7.营业执照
8.填写的申请表
(如需要其他材料再另行沟通提供)
JT/T 794-2019《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 车载终端技术要求》
JT/T 808-2019《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 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
JT/T 1076-2016《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视频终端技术要求》
JT/T 1078-2016《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视频通信协议》
目前国家对需要上路的客车、危险品运输车,简称两客一危,要求必须要安装符合国标的GPS,如果运输承运者没有自己的软件平台,可以使用运管局的客户端软件,并接入到运管中心进行,收费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个负担。现在国家对与GPS终端设备的标准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展,要求必须要加上指纹等身份识别的读卡器,强制性加,费用不低。
平台软件开发商和GPS设备开发商安装标准开发后,需要通过交通部的部标检测和认证,获得部标认证后,这样才可以参加各地的软硬件招标。交通部对平台的功能测试,主要是模拟GPS终端发送标准的协议数据,然后测试是否能正确的接收数据。
GPS应用的开发者必须要了解并掌握这些协议,平台协议主要JT/TB808、809及扩展补充协议,同时协议中对于行车记录仪部分又应用了部颁GB19056标准,所以这些都要看,JT/T796主要是硬件设备的标准,可以参考。
部标是物流行业的高标准,全面规范了物流运输行业。它是国家对各大GPS厂商、平台运营商设置的高门槛,但对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更是一个机遇。那些质量差,研发技术弱的企业跨不过这个门槛,在市场竞争上只能被淘汰,加剧了GPS行业竞争的优胜劣汰。而能跨过这个门槛的精英企业,需精益求精,从产品运营、用户体验、售后服务等各方面努力,才能受到客户的欢迎。 “部标”要求的技术与世界同步,能通过部标检测,表示国家交通部对公司技术和实力的肯定。选择符合“部标”的产品及服务平台,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双向信息传递,才可无缝接入国家联网联控系统,符合国家大力推进的物流信息化发展要求,并终实现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升级。 作为的物流信息化平台服务企业,
为落实《关于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工作的通知》(交运发〔2011〕80号)文件的相关要求,推动《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系列标准的贯彻实施,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组织实施了《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数据交换》(JT/T 809-2011)和《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JT/T 796-2011)标准的平台符合性检测工作。 为确保受检平台【含平台与平台】的检测质量,将平台符合性检测工作分为五个阶段。五个阶段检测合格后,出具平台检测检测结论。
根据该通知的要求,今后国内所有“两客一危”车辆必须安装符合《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JT/T794-2011)的卫星定位装置,并且接入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两个月后,交通运输部发布了《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JT/T808-2011)和《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数据交换》(JT/T809-2011)两份技术标准文件。这两份文件中严格规定了车载卫星定位终端与企业平台之间,企业平台与平台之间的通信技术要求。同时,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开始组织实施JT/T808和JT/T809标准的平台符合性检测工作和JT/T794-2011标准的车载硬件终端符合性检测工作。即企业平台,平台和车载终端的部标认证检测。
可以说这个标志对于GPS行业格局有很大的影响,如果通不过检测,或者赶不上波,意味着市场就要丢掉或者失掉先机,在宣传上也低人一等。因为GPS和视频安防一样,都是主导行为,而不是市场行为,如果没有的招标和补贴,物流企业可能不会齐刷刷的安装Gps设备,购买GPS平台软件或服务,那么GPS生产商服务商要死掉大半。
消息公布后,全国各地提供服务平台的企业开始按照JT/T794-2011,JT/T808和JT/T809的要求(参见:JTT808、809、796标准大全)改进自己的车载终端和平台,并陆续交通通信信息中心,进行各项检测。表面上看来交通部的部标检测只是对被检企业的技术考核,其实是对企业研发能力,运营服务水平和企业战略眼光的检验。交通部制定的这套标准的确是一套高标准的行业规范。不仅仅是对技术细节的规定,更能通过对技术的考核进一步检验一个企业的综合能力。所以要吃透协议是步,还要开发模拟终端的808、809测试程序,进行充分的内部测试,这样送检的一次通过率概率更高些,否则每次送检的费用都不菲,再加上差旅费用,小企业是吃不消的。
物流平台运营企业必须严格遵照交通部制定的这三套标准来改进现有终端和运营平台。并且在做好准备工作后,需要到北京交通通信信息中心进行检测,通过部标认证。很多物流企业都时间跑到交通信息中心了解部标认证详细信息,和交通信息中心、上庄卫星地面检测站站(通信信息中心安排的具体检测地点)等部门工作人员的沟通,回家后制定部标认证的规划,并展开具体工作。当然开发一个符合部标检测标准的GPS平台,周期是很长的,往往出预计时间很多,不是吹牛逼说大话就行了,毕竟后是骡子是马,是要赶考的,通过还是不通过,交通部检测中心说了算,不是可以像传统软件验收那样,和客户协商妥协就行的。很多人理解的太单纯,就是因为传统的软件开发思维在作怪,认为功能差不多就行了。这样的思维会让你前面有很多坑在等着你。
JT/T 794-2011《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 车载终端技术要求》
JT/T 808-2011《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 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
JT/T 796-2011《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已被国标GB/T35658替代
JT/T 809-2011《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数据交换》
JT/T 1076-2016《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视频终端技术要求》
JT/T 1078-2016《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视频通信协议》
JT/T 1077-2016《道理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视频平台技术要求》
JT/ T 905-2014《出租管理信息系统》——— 2 部分:运营设备
相关链接:网约车交通部794认证 , 网约出租车交通部905认证 , 两客一危交通部794认证,交通部平台GB/T35658
快速办理交通部794,796,808,809协议终端认证!深圳可办理检测认证机构!
新交通部794认证和808协议平理流程
依据交通部制定的《JTT 794-2011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JT/T 808-2011》,以及《汽车行驶记录仪》开发,采用GPRS/CDMA和SMS双模式通信方式,采用高精度定位模块,工业级通信模块.设备运行稳定可靠,功能全,接口多,可根据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用户量身定做扩展功能. 集成了卫星定位功能的汽车行驶状态数据记录设备和液晶显示于一体,它可对车辆运行参数进行实时记录、显示和查询;可为车辆和交通管理提供真实的原始数据,为安全提供进一步的保障。通过无线数据通讯接口(GSM/GPRS/CDMA)和定位模块接口,能与中心系统进行数据通信和移动位置的定位,能够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过检贝斯通检测检测。
二、标准功能:
1、自检功能
通电后会对系统各部件及接口进行检测,通过LCD显示屏显示出当前终端的状态信息。
2、远程功能
(1)实时定位
(2)定时,按照用户设定的时间间隔上传数据,范围为2-65535秒
(3)定距,按照用户设定的里程间隔上传数据,范围为2-65535米
(4)远程控制通/断油、电,包含智能控制通/断油、电和强制控制通/断油、电。
(5)远程提取事故疑点数据
(6)远程提取车辆轨迹数据
(7)远程参数设置及查看
(8)远程无线软件更新,支持断点续传远程无线更新功能。
(9)支持远程设置主机网络配置参数功能,设置模式可以通过GPRS/CDM在平台下发指令,还可通过手机SMS短信下发设置。
(10)远程获取车辆实时具体中文位置信息,实现短信查车功能。
3、数据设置及采集功能
支持使用RS232串行通讯接口,能通过串口获取车辆近360小时或者近2天内车辆历史轨迹数据、行驶速度数据、行驶里程数据,能设置和采集驾驶员代码、机动车号码数据,能设置主机采集的时间间隔和里程间隔,能设置和采集车辆VIN号、号码、分类,能采集后15次每一次的停车前20秒内与实时时间对应的车辆行驶状态值,包含ACC 、左转向灯、右转向灯、振动、脚刹、手刹、前门、后门、喇叭信号量以及速度传感器信号量检测,能设置速度传感器校正系数。
4、记录仪功能
(1)能记录近360小时内与实时时间对应的每分钟车辆位置及状态数据,数据包含车辆行驶的数据时间、经度、纬度、速度、方向、定位状态、累计行驶里程、实时油量值、电瓶电压以及记录仪信号量。
(2)能记录后15次每一次的停车前20秒内与实时时间对应的车辆行驶速度值及刹车状态。
(3)能记录驾驶员疲劳驾驶数据,可以记录疲劳驾驶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以及持续时间。能记录司机号。
5、打印功能
显示屏内置打印机,只需利用显示屏操作即可完成数据打印,打印内容包括号码、分类、驾驶员代码、号码、打印实时时间、停车时刻前15分钟内每分钟的平均车速、疲劳驾驶记录。
6、里程统计功能
可以实时统计车辆行驶里程,对车辆通过隧道等非正常状态下进行数学模型式里程补偿,减少里程误差,有效将里程统计平均误差控制在3%左右。
7、区域功能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在平台划定相关区域,并且设置好区域属性,下载到终端,当终端进入或离开这些区域时,会自动进行语音提示或报警。
8、报警功能
报警类型:
应急报警(当用户遇到紧急情况[如:遇劫或需要救助时)按动报警按钮,应急报警信息立即上报中心);
停车时间长报警(用户可以设定长停车时间,当终端过设定时间停车时,立即上报中心)
速报警(用户可以设定大车速,当终端过预定速度并且持续10秒钟以上行使。终端立即上报中心)
疲劳驾驶报警(当同一驾驶员连续驾驶过3小时【可自行设置】,将记录疲劳次数、疲劳开始时间时刻、疲劳结束时间时刻、持续时间、号)
断电报警(用户可以设定断电报警有效后,当终端连接的电源线一旦没电,终端内置电池自动供电‘内置锂电池,可以提供2小时终端供电,自动充电‘终端立即上报中心)
区域报警(用户可自行在平台定义矩形区域,并设置检测项目,如检测区域限速、入界、越界。用户设置区域检测项目后将数据通过平台指令无线下载到主机,主机接收到数据后自动开启区域检测功能,当满足条件时,主机自动触发对应的报警,即时上报平台,便于控制中心实时,同时语音提示驾驶员)
其他报警(定位天线开路及短路等报警功能,同时还可根据用户个性需求设置对应的报警提示功能)
报警屏蔽:
通过平台的设置,可以屏蔽所有报警中的任何一个(可自行设置,一个、部分或是全部)。
报警短信:
通过平台的设置,可以让其中的一个报警(可自行设置,一个、部分或是全部)在警情发生时发送一条手机短信到设定的。
报警拍照:
过平台的设置,可以让其中的一个报警(可自行设置,一个、部分或是全部)在警情发生时触发拍照,且拍照的图片可以选择上传或是存储在SD卡。
如果需要了解更多交通部车载终端设备过检交通部794标准,808标准,平台796新标GB/T35658,905标准可联系下方的联系方式。
想要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联系贝斯通检测检测刘经理。